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先秦书画网 > 首页>>会员风采>>书法家
书法家简介
作者:admin  时间:2018-08-03 01:59:28
擅长作品:书法、绘画
工作职位:新疆乌鲁木齐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工作单位:新疆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会员主页:

会员简介:


阎玉川
字厚语
别署光寿宜仁
现为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
新疆书法家协会理事
新疆乌鲁木齐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
新疆硬笔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新疆教育学院客座教授
作品入展获奖
第八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敦煌杯首届国际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邓小平百年诞辰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第二届全国书法扇面展(中国书协主办)
第二届全国杏花村电视书法大赛(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建党八十五周年全国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傅山诞辰四百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书协主办)
中国首届西部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第二届全国草书展(中国书协主办)
第三届全国书法兰亭奖(中国书协主办书法最高奖)
首届全国手卷书法展(中国书协主办)
第七届中国硬笔书法大赛获奖
书法报全国首届硬笔书法大赛获二等奖
书法导报全国百家写兰亭
书法杂志全国书法百强榜提名奖
国画作品参加全国环保书画大赛获银奖
皇威杯全国书画名家展获终身艺术成就奖
新疆第四届书法篆刻大展一等奖
新疆克拉玛依杯书法篆刻大赛一等奖
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府红山文艺奖
2015年被北京水墨基金会评为新疆十大青年书法家
2016新疆国画展及“丝路新语新疆好地方”美术作品巡展
书法作品曾多次参加西北五省与新加坡日本韩国交流展西北五省与广东福建七省书法名家交流展等重大国际国内展览数十次书法杂志 书法报 书法导报 书法网 中国书法家论坛 书法江湖等国内专业媒体均有报道



阎玉川先生的书与画    
                文张琦


       玉川是陕西凤翔人,讷言敏行,为人诚恳,与我一样出身布衣,相同的志趣,相似的经历,我们很快就成了密友。频繁的交往中,我们几乎去过彼此辗转租住的所有住所,一起写字,一起吃饭,一起聊天,古往今来,海阔天空,相互激励,惺惺相惜,可谓“君子之交”也。对于书法,我们谈得很深,从临帖到取神,从书家到书品,从展览到书斋,从气象到意境,往往交错杂谈,甚是欢畅。玉川对书法有着极其敏锐的洞察和感悟,其作品从不拘泥于陈法,在当时追逐跟风的展赛大潮中,能恪守自我,新意迭出,频频入展而又面目自新,足可证明其广涉博取、变通融合的主张和能力。
       玉川对书法的敏感,不仅体现在其用笔的灵动和率意,更体现在他取法的多元与参悟。热爱源自本心,下笔便知天资,玉川对书法的笃定和天赋,在其落墨的一瞬便显真情与天机,这是模仿不了和难以训练的,所谓“才情”是也。玉川学书的历程是庞杂的,于真行草隶皆有所染,但玉川的过人之处是不以一家立派,不以形似炫技,而以取神为要,此言虽简单,非学书者人人善知善从。学书各有门径,无外乎摹古,有功无性、耽于古人面貌而难脱其臼者众,是谓“书奴”。玉川及早的警觉使其书法始终保持“书中有我”的鲜活面目。譬如早年的碑体行书,萧散错落,一派天然;期间又钻研金冬心、赵之谦手札,得从容、优游之态;后又浸淫宋明诸家,得沉着、开合之象;偶然写就的隶书,绝非曹全、张迁某家体势,大胆纵横,爽快奇崛;尤值一提的是近年以唐楷为骨,熔铸多元的行书,得鲁公之雄浑,蕴篆隶之遒劲,如山石崩裂,似繁花乍开,铿锵厚朴,郁郁沉迈。这一“风格”的形成,绝非偶然,是其多年慎独修炼的融汇,是其淡泊旷达的风度,是其寂然沐禅的修为。书者,如也。随缘的心性表达是其书法语言的核心。玉川自刻“清立”名号钤之款下,铭其心志,淡然而为。那从容翻掷,轻重自持的线语便是他对书法最钟情的告白。
       玉川之于国画,其实在10多年前便开始研习,只是他深知文人画“以书养画,以文载道”之理,才下大力气勤修书法,读书养性,而书画双修才是他真正的目标。多年前见其泼荷写梅,图写山水,取法高古,下笔不凡。近年他负笈南下,投师大写意花鸟画家何水法先生,何先生乃南派重镇,其写意画一改清新典雅的江南画风,精神气格与缶翁、寿翁类似,随形赋彩,酣畅丰润,寓拙于巧,孤格高标。玉川投师的选择正是找到了这种精神的契合,加之积累的笔墨功夫,几年下来,便深得何家风范。然而玉川的智慧之处,与其学习书法一样,何氏风貌是他以书入画的“试验田”,并非全面的承袭,他转而探究宋画和明清诸家,试图建立自己的绘画样式才是其真正目的。当前所能看到的兰风梅骨,逸笔山水,玉川早已洗炼的雅致脱俗,一如书格。加上款识的考究和匠心,通篇神完气足,一派文人情怀。何谓“书(画)如其人”?笔抒其怀,物达其情,观玉川画便知其义所在。
       董其昌曰“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熟。字须熟后生,画须生外熟。”香光居士的生熟论,与傅青主的“四宁四毋”论大相径庭。书画的生与熟,或可理解为巧与拙,生拙乃朴素自然,熟巧有媚俗之嫌,故品书画常以巧拙论格调之高下。回顾玉川的书画之路,论与其人之生熟,我只能回忆十多年前的交往,近些年,往往一年难缘一面,好似熟而又生,说生倒也熟。其实,玉川与书画圈、与社会就是这样近而又远的淡泊之状;论其书画之生熟,他所有取法的经典,皆由他心性所定,书画合一的风流雅致,心游魏晋,笔追金农的隐逸高洁,青衫布履,傲然自足的随缘安住,皆反应了他师古不泥,清心自在的胆识和气格,入古而求熟,避尘而求生,如此往复,有破有立,就在这破立之间追寻艺术的真义。
       玉川的书画之路走得从容无悔,缘于我们之间太多的暗合,也就用不着恭维,我只想谈他的取法和处世,这才是为艺的根本。艺术,这场没有尽头的修行,除了留下的作品,还有艺术家坚忍不拔的身影。玉川携着作品示于亲友,扑面清新,隽永入心,玉川转身又回到书房,展纸拨灯,不问阴晴。
丙申十月于澡雪书屋

(本文作者 :张琦,号大可居士。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新疆书法院副院长、新疆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新疆书法家协会理事。)



 作品欣赏:

 







[返回首页]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西北书画网
网站简介 | 会员主页 | 作品展示 | 在线留言 | 名家访谈 | 书画常识 | 联系我们
先秦书画网 地址:中国.宝鸡.凤翔 邮编:721400
备案号:陕ICP备2022012542号
13909177573
技术支持:中拓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