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站内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先秦书画网 > 首页>>会员风采>>书法家
书法家简介
作者:admin  时间:2022-02-13 05:13:44
擅长作品:书法
工作职位:墨池CEO
工作单位:墨池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会员主页:

会员简介:




       

       冯错是谁?陕西凤翔人,金陵一酒徒耳!是,也不是。曾几年,冯错是诗人,游吟于西安、北京、南京三地;曾几年,冯错是疯狂的品牌达人,是华为、爱普生诸多企业的PR顾问;又几年,冯错是锋芒渐显的80后书家中最会讲段子的人。又几年,冯错还是墨池的CEO,是我们今日墨池的缔造者之一……
入展/获奖
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作品展
首届全陕青年书法篆刻展
书画印写意宋庄名家提名展
山东省当代青年书法作品展
第六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
山东省第二届书法篆刻小品展获奖提名
书法报30年全国书法展
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全国书法展
首届“陶渊明奖”全国书法展
天地之中全国书法展三等奖
首届“羲之杯”全国书法



雨润一灵溪

 

---观冯错近作有感

 

        文/ 李双阳

 

       冯错来南京了。他说,因为书法而来。常人离开北京,都会为了呼吸一口新鲜空气而去。他在离开北京的那一刻,在自己的微博中如此描述----寻找一个离心脏最近的地方,作为未来人生的一亩良田。

       南京,作为中国历史上两个人性最为解放时期的国都(东晋、民国),江左风流几番风雅,钟山秦淮的几度烟雨,繁盛与苍痕是最好的见证。冯错南下金陵,以秦人的勇武,情定秦淮河畔,却以文心弄墨者的情怀,在江左这块灵性的沃土上播种耕耘。

       说来也是冯错来到江南,因忙于书院建设,自然没有以前书写的勤勉,但书法的进步亦日臻而显,我不能粗暴的夸大作为老师的神奇。从《易经》学理之说,地域的蕴养是存在的。冯错是把种子装在兜里的人,到哪里都爱撒上一把,似乎他写字的状态也是如此。他能够一直保持动态的小行草的书写,他的笔下亦是帖学的范举,从《书谱》入,取其流畅爽健一脉,然生涩诡异待出。近来观其作,添入行书之迹,可见南宫形态,时而亦有元人康里子山之意,流美之极,偶以楷则调之以节,渐入自然表情达意之境。

       书法学习的情境,有着无数次自然的笔墨轮回,他的书写还在初始的纯粹,待到苍石枯藤,听雨观花时,冯错对自我笔下的世界自然会有一番别样的独白。他无数次说过,甚喜下雨的江南,也许就是他真正寻梦秦淮的缘故吧!明月星空下的期许,江南烟雨的润泽便是他心中笔下自然流淌的一曲灵溪。


 

冯错:一团鲁莽、有力的火焰
 
      冯错,诗人、书法家,两本诗集刊世,写此炎凉世间;获奖入展三五,“书”为本心,一片热忱,为书法北上而南下求索十数年,居金陵,有心为人也为己,墨池CEO。
 
      冯错是火焰,
      经常灼伤自己。
      诗和书法,
      是他的救赎。
 
       了解冯错的人都知道,冯错的内心敏感、敏锐,慌乱而有力,伤痕累累,这些年慌乱地奔跑并将内心伤痕化为文字,让这个普通甚至鲁莽的西北小子,活生生地有了身后的光环。
       出生自西北,教育环境极为有限的黄土高原的一角,12岁之前的冯错能做什么?能成就什么?难道早已在12岁之前就注定吗?
       善饮、读书、写字或者书法。至今,他也就干这三件事,善饮而不歌,读书而能自化,滔滔不绝,写字而才情尽在其中。
       诗歌,是冯错的本能
       冯错不需要写诗,也是诗人,因为赤子之心,因为那些单纯到甚至傻逼一样的坚持。
       冯错的单纯是他认定的事很少失手,一旦目标成立,他就是古龙小说中的“狂狮铁战”,暴躁、暴烈,与读书人的冯错判若两人。不达目标誓不罢休,但这也不失一种“训练有素的鲁莽精神”。
       这种鲁莽精神,让他走到了现在,危险但有趣,冒失但好在幸得上天眷顾。
       只身北漂八年,以一人之坚持,让北京成为其现在用之不尽的资源。他称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因为最初认识冯错、支持冯错、认可冯错,让冯错走完之所以成为冯错的最初路径都在北京完成,北漂八年,冯错的内心已自足,这种甚至可以称之置身荒野绝境的“野蛮生长”,让他现在都拥有精神上的自愈能力,这甚至跟他在北京获得所谓的物质满足和成功毫无关系。
       冯错身上都是“生活的结痂”,但这种“痂”,给他的反而不是世故,不是成熟,而是“结痂”之下的肉身居然鲜活,跟当年那个在西北背靠水渠,看夕阳西下,放羊、放野火,四野奔跑的十几岁的冯错并无两样,这才是冯错诗歌的源头。
        这种鲁莽,在2014年他义无反顾,举家南下而居金陵,投身书法而再次得到印证,当时在他的朋友圈里,甚至有人断言:“冯错的南下,将会成为冯错30岁人生的骨折”,是一种完全未经成熟考虑的胡闹。
        今日看来,这的确是一次“骨折”,但跟随李双阳先生的三年学习中,骨骼中书法的“钙化量”成为一种内在的DNA,冯错成为了真正的优秀青年书家,领风气之先。
        所以,写诗不需要坚持,但写诗需要不断通过这种不计利害的鲁莽精神回到婴儿状态,激发本能并将其化为文字。个人认为,冯错的诗从技术角度讲,未臻一流,但本心无二,让他一派天真,出入现代与传统而游刃有余,过人之处就在此。
        冯错,70万书法爱好者的精神领袖
       墨池的迅速成长,让冯错获得了这个年龄不该获得的声名与赞誉,但说这句话的人一般都是如我一般的老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英雄,何必问出处,又何必在乎年龄?
       书法领域是一个从来没有被专业因素之外的力量改变过的领域,让截至目前70万的书法爱好者一起学习,足不出户便可聆听名家点评与传道授业,这是互联网给年轻人的机会,但居然被一个“诗人”给逮住了。
        幸运,让冯错有了另外一面,全国用户数最多的书法互联网在线分享平台的CEO,诗歌、书法的运行系统之外,另一套作为理性组织也在默默运转并产生巨大的势能。今日之冯错,完全有能力成为一个大学校长,为每一个书法学习者,建造一个没有围墙的书法大学,让每一个有理想的书法人在不同层面获益。
 
        冯错的诗,
        是自身的灵魂事件,
        是世间的一桩太小的事,
        但关乎“我是谁”的终极问题;
 
        冯错的书法,
        是冯错打磨的一把利器,
        行走于传统和现代之间;
 
        冯错的墨池,
        是事业也是志业,
        是很多人的大事,
        成为冯错在“本我”之外对这个事件的最好“观照”。


作品欣赏                                                              
                                                                     
                                                                         
              




[返回首页] [关闭本页]

友情链接:西北书画网
网站简介 | 会员主页 | 作品展示 | 在线留言 | 名家访谈 | 书画常识 | 联系我们
先秦书画网 地址:中国.宝鸡.凤翔 邮编:721400
备案号:陕ICP备2022012542号
13909177573
技术支持:中拓网络